ICT发展专家谈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春晖:“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各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扎实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会议确定了明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需要指出,“人工智能+”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各域之中,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所追求的不仅是生产量的增加,而是在同样的资源投入下,利用颠覆性和前沿科技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生产力质的提升,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生产。因此,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

人工智能是让机器学习人类的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模拟、延伸和拓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生产力各个维度均存在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促进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可能会对整体生产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被普遍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引擎。

首先,人工智能通过提高效率、智能化操作和创新能力,直接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精准的预测和决策支持,大幅度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精准度。此外,人工智能使得自动化系统更加智能,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增加对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优化了劳动力结构,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差错率,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生产率。

其次,人工智能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快速学习与推理能力,能够为人类智力劳动者提供有效辅助工具,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同时,人工智能基于大模型对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生成多种资源配置方案,并通过模拟仿真评估各方案的优劣,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最后,人工智能大模型将激活数据资源的要素价值,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使用大规模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训练出来的“大参数”模型,这些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大模型的设计是为了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和预测性能,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和数据,比如最近北京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建立的一种生成式多模态跨器官医学影像基础模型(MINIM),可基于文本指令以及多器官的多种成像方式,合成海量的高质量医学影像数据要素,为医学影像大模型的训练、精准医疗及个性化诊疗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该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上在线发表。

应当指出,人工智能的创新和应用需要平衡发展、安全与治理之间的关系,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核心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自我学习、判断和决策的算法,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学习算法。然而,算法是理性的数学公式,其本身不存在价值观问题,但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却是由人来完成的,算法背后是人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核心是“算法向善”,这是人工智能治理的基础。


编辑:李珮雯

监制:刘金良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

寰云数据遵守行业规则,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如有异议可投诉至:report@yundatas.com